经典语录网 > 经典语录 >

精选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摘抄45句)

时间2023-11-21 09:41:20发布admin

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

1、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2、(解读):这句讲用钱不留余地必穷,用力不留余地身必病。因此,真正的聪明人,做事一定留有余地。少壮时要为暮年留余地,祖辈、父辈要为子孙留余地。今天来说,就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而当财富、事业等方面春风得意之时,要注意适度,不要将顺风蓬扯得过足,要“见好就收”,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事物将走向其反面

3、自己在生活上一定要做到节俭,聚会吃饭切勿流连忘返。

4、但使他名扬天下的,却是一篇只有五百余字的《治家格言》。

5、家门和顺,虽饔飧(yōngsū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tuó)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

7、翻译: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8、我熟悉《朱子家训》较早,受父亲影响,是从写楷书中堂开始的。农村人讲究不多,但每家上房总要挂一幅中堂,《朱子家训》楷书中堂尤受欢迎。宣纸装裱太贵,也无名家来写,当地许多人就从外面进来了晒图纸,背面光洁白净,尺幅宽大,正好用来写字。父亲常用这种纸给人写朱子家训,他认为字是上房挂的,和先人牌位摆在一起,是一家的门面,所以写起来如对神明,很工整。我其时没有父亲的楷书功夫,不过干净、匀称,还是能做得到。但习之既久,好之愈切,竟也能熟诵它。予生也钝,疏于自律,难望朱老夫子项背,知之少而行之不能,就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也做不到。好家训的原因,其一是用它来打过楷书的基本功,其二是总想痛快一观别人真功夫写就的治家格言。遗憾的是,现时的真书家虽曾有过童子功,成名成家后,大多不屑或没时间去写,不愿为朱子传名,难得一睹上乘之作;假书家满天乱飞,拙于写或干脆写不了,可以忽略不计。见得多的,还是父亲在硬纸上为农家写就的。父亲的楷书在欧、虞、褚三家间游离,和他的为人一样,方正中透出几分灵性,满纸干干净净,和蔼可亲。十多年来,父亲写的朱子家训不下千幅。不过,父亲的字看得多了,熟了,又冲淡了我欣赏的感觉。心向往之的,倒是一批前清名儒为我家所写的治家格言。听父亲说,任士言山长、翰林张育生、哈锐、刘永亨、刘尔?、杨思诸先生,都为家里留下了朱子墨香,一年轮换着挂,字都很有味道。但有两个人的字挂的时间最长,一个是任山长,因与我家为世交;一个是本家的润身公(字雨亭,光绪戊戌进士)。先儒的家训,或因家道败落送了亲戚,或在三年困难时期被祖父换了烧饼,或在“破四旧”时化为灰烬。总之,我无缘得见!不过,父亲常念叨,竟也能想象出一些风神。只在十多年前,见了巩、秦、阶道姚协赞和侍讲学士景瑗的中堂对联,虽不是《朱子家训》,但笔墨委实惊人,遥想时人在书道上的故弄玄虚,真应该增一些惭愧心。

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0、“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是祖先留下的古训。

11、翻译: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12、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13、书如其人。刘三民的书法成就,还体现在他的人品——为人真诚、从道谦虚、做事严谨,待人既有青州人的热情豪迈,又有学者的严谨有度。青州文化底蕴深厚,学习书法者无数,凡到“三民书屋”请教者,他绝对是倾情教扶谆谆善诱。

14、朱柏庐去世以后,各地相继将此文刻梓成书,各种家训选本也无不选入此篇,善书者写成字帖,使之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

15、因事相争,焉(yan烟)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16、(解读):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可以说很完美了。通篇《朱子家训》,充满了朴素的、淡泊名利的人生观。熟读朱子家训,谨遵朱先生的教诲,你可能得不到荣华富贵,你却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和平静的生活。

17、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到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丝,半缕线,一定要想他们是来之不易的。

18、看到美丽的女性,便心生邪念,这样将会有报应在自己的妻女身上;怀恨在心想要用计策来伤害别人,将会为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19、(解读):这句话对今天的都市人仍然有着莫大的意义。现代都市人总是感觉累,这种累不是别人加给你的,是你自己加给自己的。物质的增长永远没有贪欲的增长速度快。有了房子还想要车,有了小房子还要要大房子,永无止境的欲望才会带给自己压力。早在明代朱先生就告诉你: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下面的话隐含其中:这样你就会活得简单而快乐

20、在这篇仅几百字的家训中,朱柏庐反复劝诫子孙注重日常细节,切莫看轻平常小事,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明末清初,虽经鼎革之沧桑,但随着商业社会不断繁荣,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尤其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奢侈享乐的风气不仅不衰反而愈盛,宴会动辄“罗列丰腆,穷极水陆,宴县官必取盈百簋,不如是县官亦不乐”,区区七品县令就有菜必过百的排场,其奢靡程度可想而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无论是世族大家,还是普通百姓中都有人被这种习气所染,甚至养成了吃喝嫖赌的不良习惯。朱柏庐深知,这种华而不实的生活风气,对家族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因此,从细节小事劝诫子孙勤俭持家,成为了这篇家训的主要内容。

21、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22、(解读):家庭成员之间,千万不能因互相争吵而引起诉讼,因为这样做,最终对家庭没有好处;待人接物,话不能过多,以免说话多了,必然会顾此失彼,或疏于考虑,有失分寸,得罪人又给自己惹上麻烦

23、清人阮元、黄自元、林则徐、李鸿章,近代郑孝胥等都怀着教育和培养后人的强烈的责任感,虔诚地书写过《治家格言>,使它流传更久、更远。

24、(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5、黄自元总结自己几十年书法心得撰写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达到了家喻户晓,人手一册,学书之人案头必备的程度。

26、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27、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幸心!

28、出自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人生在世,千万不要说话过多,话说多了必定会有失误。

29、(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30、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31、(解读):这两句解读了对欲望与享乐的态度,如果不遏制,人对欲望与享乐在追求是无止境的

32、此件书法落款中提到:《朱柏庐治家格言》和《朱子家训》是两篇由两个人写的完全不同的文章,不能把《朱柏庐治家格言》通称《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昆山秀才朱用纯写的《治家格言》,柏庐是朱用纯的号。朱熹的《朱子家训》和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朱家先贤所撰写出来的不同传世巨作。

33、在《清史稿》、《清史列传》和《孝义篇>中,朱柏庐都无一例外的被列为“孝义第一"。

34、(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3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36、朱柏庐的弟子顾易曾著《朱子家训演证》,阐释其意。

37、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昆山人,清初居乡教授学生,以程、朱为本治学,提倡知行并进。他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中国传统教育视为启蒙读本,影响深远。目前还有拓本传世,更有不少人能够琅琅上口。朱伯庐还有一首《劝孝歌》,写尽了母亲养育儿女的辛苦,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这首《劝孝歌》,层次清晰,通俗易懂,感人至深,广泛地流传于江浙一带.

38、黄自元(1837--1918),清末书法大家,实业家。

39、朱柏庐生于1627年,卒于1698年,享年71岁。本名用纯,字致是朱熹“三服内”的第十三世孙。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4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41、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42、(解读):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到子孙。(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

4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4、《朱柏庐治家格言》也称《朱子家训》,是三百年来最具影响力,也是内容最为详尽的一部"治家"规范书。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