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网 > 伤感语录 >

精选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摘抄31句)

时间2023-08-05 12:01:37发布admin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1、斯科特(CaptainRobertFalconScott)英国海军上校、极地探险家。1868年6月6日出生于英国德文波特。斯科特上校带领他的团队踏上了特拉诺瓦远征之旅。他们于1912年1月17日成为首个抵达南极点的英国探险团队。

2、现在是夜间,冷极了。我们双脚冰凉地出发了,因为白天穿的鞋根本没有晾干。我们谨慎地消耗着食粮,但我们的食物还应当再多一点儿才够用。我巴望着下一个补给站现在离我们只有50英里。到了那里,我们就能够带足补给,继续前边的路程了。

3、斯科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英国海军上校。他的履历就是一张军阶表。他在军中服役令他的上级满意,后来参加了沙克尔顿的探险队。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使人认为他是个英雄。从照片上看,此君的面孔和成千上万的英国人一样:冷峻,刚毅,肌肉仿佛因内在的精力而凝冻了似的,毫无表情。深灰色的眼睛,双唇紧闭的嘴巴。这张显示出意志和注重实际的面孔没有一处有一条浪漫的线条,没有一处有一道欢快的光辉。他的笔迹是很普通的英国人的笔迹:清楚,迅速,准确,没有花哨的装饰。他的文字清晰正确,真实动人,却很像一份报告,没有幻想成分。斯科特写英文就像塔西佗写拉丁文一样古朴遒劲。人们觉得他是一个毫无梦想的人,一个讲求实际的狂热派,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人,这种人即使是天才,也像是从水晶模子里模压出来一般,高度恪尽职守。这个斯科特已在英国历史上出现过上百次,他参与征服印度和爱琴海上的无名岛屿,在非洲搞过殖民活动,多次参加国际战役,总是以钢铁般坚强的毅力,同样的集体意识,同样冷漠、不流露感情的面孔出现。

4、斯科特的日记一直写到最后一刻,写到手指冻僵,笔从手上滑落下来。他希望有人能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足以为他和英国民族的勇气作证的篇页,这个希望支持着他作出如此超人的努力。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坏了的手指颤颤悠悠地写下的心愿:“请把这日记交给我的妻子!”但随后他又冷酷地明白无误地把“我的妻子”画掉,在上面写上“我的遗孀”这可怕的字眼。

5、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6、地址:郑州市金水路288号18-2-2201

7、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8、“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悲伤地”与“坚决地”是否矛盾?为什么?

9、(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10、“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1、作证之悲: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2、一次小小的成功不算什么,细细感受母亲的话也不无道理,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励,因为成长的道路还太长,实现我的梦想只有在我一步步的努力下,才会不再遥远。(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13、“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与“一个月内”形成对比,写出阿蒙森和斯科特两支探险队惊人的壮举。“一个月内”也表示斯科特一行晚了一个月,为下文的悲剧作铺垫。

14、《伟大的悲剧》中的探险者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了无所畏惧,坦然面对的高贵品质,值得歌颂;《山永远在》中的盲人,心中有梦想,并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称颂。

15、《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这篇传记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16、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意义的安第斯山,却从来没有去接触,去实地感受过,心中有遗憾,希望实现登上安第斯山的梦想。

17、《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造的一篇传记。该传记节选自1927年出版的历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一篇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的文章。

18、课文本身并没有给出相应的答案,要理解这些问题,廓清学生心中的疑惑,还需要了解茨威格作为传记作者的价值选择问题。在《昨日的世界》中,茨威格曾说:“从来不愿意去为那些所谓的‘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始终只着眼于失败者们的悲剧。……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譬如说,我不写马丁·路德,而写伊拉斯谟,不写伊丽莎白一世,而写玛丽·斯图亚特,不写加尔文,而写卡斯特利奥。”(1)这可以算是茨威格选择传主的独特价值标准。在作者看来,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阿蒙森在现实生活中取得了成功,在科学探险史上也有开创性的贡献,但其身上缺少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与人格力量。查阅史料得知,阿蒙森在进军南极时,采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而且,阿蒙森的探险队和斯科特的船队在南极还有一次碰面,随后,阿蒙森一行先于斯科特到达南极点。在接受采访时,阿蒙森说:“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字里行间透露出满满的自信甚至有一种炫耀的成分,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要给斯科特留下一封信:把信带给挪威国王是表面的,实际上是向竞争对手宣告自己的胜利!不过在当时,很多人认为阿蒙森的胜利是欺骗和不公平竞争的结果。

19、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20、 死亡之悲:埃文斯精神失常,末了奥茨独自向死神走去;三个人毫无怨言地在帐篷里等待死亡;第11段写道:“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第13段写道:“斯科特……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第10段中说:“奥茨突然站起身来……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21、“悲”在于:“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概括起来说,即“死亡之悲”“失败之悲”“做证之悲”“世人之悲”。

22、比如,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强效镇痛药,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而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这样的情节,相信会感动所有的人!

23、积累的语言,交流的魅力——湛江市第二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班培训记录·邱娇

24、喜剧的主要类别之以表现主人公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

25、只要对南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南极南纬90度设立的科学实验站的名称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位著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带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探险队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早到达南极点近五个星期,并顺利回到挪威,斯科特五人却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而著名作家茨威格却没有为胜利者作传,而是把目光投降斯科特,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历史上都是为胜利者歌功颂德,为什么作者却对斯科特表达了崇高的赞誉?让我们一起走进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中去寻找答案。

26、(7)安杨华.努力揭示文本的“隐蔽意义”——《伟大的悲剧》研究述评(J).中学语文教学.2013(1):

27、如果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就抱着“山永远在”的期望,坐在那里干等,而不行动,我想,他们与安第斯山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28、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斯科特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们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从而变得无比高尚。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就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照应了题目。

29、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斯科特队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科考目的地,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归途中不幸遇难。

30、“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更加增强了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